+-
给娃报了个死贵的兴趣班,被老人疯狂吐槽“没用”!一年后却有了意外收获

 糕妈的话:

每天看着大家的留言,我发现妈妈们讲的很多故事、分享的许多情感都关乎一件事: 孩子长大了!
就像年糕一样,他们从一开始需要妈妈无微不至照顾屎尿屁、生活起居的婴儿,到现在已经是具备了一定生存能力的小人儿,人生篇章也进入了新阶段。
孩子们可以开始学本领啦!
年糕这两年陆续学了足球、游泳、网球,身边妈妈们给娃选的特长方向花样更多。除了咱们小时候常见的钢琴、小提琴、跳舞、篮球、围棋……什么皮划艇、花样滑冰、竖琴、马术、冰球、攀岩也是层出不穷,很多时候我了解下来也觉得很长见识~
鉴于咱后台妈妈们对这个话题询问度也很高,我想干脆把这些故事写成一个系列—— 大家一起长见识。
在了解别人家孩子学了什么本领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遭遇的困难、克服的方式以及获得的成长。给我们自己为娃选择特长,提供有用的参考。
今天第一篇,是一个小朋友 4 岁开始练习皮划艇的故事。最让我触动的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止步不前,这对父母的做法。 先不剧透,大家往下看吧!


0 1

每当身边的朋友问“你们家孩子报了啥兴趣班”,我脱口而出“皮划艇”的时候,她们都会困惑的问我:怎么会想到报这个呢?原来皮划艇还有班啊?

皮划艇看上去好像小众且高端,其实门槛并没有音乐、艺术那么高。没有考级,没有测试,但是会有俱乐部定期组织一些赛事,业余玩家也可以参与竞技。


给娃报班的理由,其实有点自私。

孩子的爸爸近两年酷爱水上运动。横渡钱塘江啦,桨板啦,龙舟啦,凡是有业余比赛都要去试一试。

比赛嘛总要有训练的地儿。正好听说有个少儿皮划艇班开班,家长也可以陪伴体验,就高高兴兴的报了名。想着即使娃不爱学,自己也可以“蹭”到训练,一举两得。

毕竟,皮划艇这个运动如果自学,需要准备一个艇(也算是个大家伙了),自己运输到水域,非常麻烦,如果水域不对外开放还可能受到处罚(我老公就被城管抓过),因此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次能够开班也是非常难得。

那皮划艇班学什么呢?👇


0 2

我一开始以为,皮划艇就是一种艇,给娃报了班才知道,原来它分为皮艇(坐着划)和划艇(跪着划)。两个类别下又有各种不同形制的艇,以及不同类型的赛事。

像我们 5 岁娃学的是海洋舟,安全性比较高,入门比较快,不会游泳的娃也能学。

图源:乐川体育

到了 8 岁就可以学桨板,相比海洋舟它是比较容易落水的,对体力要求也更高,但玩起来也更有意思。


10 岁以上就可以来点刺激的——皮艇球,它有点像水上篮球,具有激烈的对抗性。

12 岁后的孩子就可以学赛艇了。因为是奥运会项目,所以人们对它的熟悉度会稍高一些。它的速度也是相对最快的,打比赛会非常的好看。

多数人都以为皮划艇嘛,练的主要是手臂力量,其实是大大的误解。正确的划桨姿势都靠腰部发力,因此皮划艇是非常考验和锻炼核心的运动。


0 3

我们第一次去试学时,娃 4 岁,在浙大的启真湖。

第一次实战,我们都对儿子的表现充满期待。事实恰恰相反,娃在岸上做准备运动时还蹦蹦跳跳,一下水就立马噤若寒蝉。身体稍稍一发抖,艇就开始左右晃动,吓得娃大喊要上岸。而边上有几个大一点孩子却已经能够跟着教练划一段距离了。

我们看了其他几个和儿子年纪差不多的娃,也都在艇里一动不动,完全无法享受划船的乐趣,基本上就有数了:4 岁学皮划艇对于普通娃来说还是早了点。

距第一次滑铁卢后又过了一年,我们才重新带他踏入了同一条河流。果然长了一岁,娃对水的恐惧也没有那么深了。第二次下水,整个人明显松弛很多。

正在我们感到欣慰时,学习上的拦路虎逐渐出现了。

首先是孩子的外婆,她非常反对我们给孩子搞这些没用的“花头精”。

外婆对娃的那种保护,可是含嘴里都怕化了的,4、5 岁的娃,感个冒身体有个啥不适,外婆绝对不让出门,不得不外出,也不让他用双腿走路,总要抱在怀里怕累着。

特别是大冷天,划船时身上多少会沾点水,下课后换衣服是不可避免的事。

加上她听儿子说有小朋友皮划艇翻船掉水里后,就更担心娃感冒生病了。

外婆想着“孙子抵抗力不好”,但凡他有点不适症状,就希望我们跟老师请假,拗不过我们就悄悄的向孩子灌输“觉得累就别去”的思想。

导致有段时间儿子非常抵制上课,临出发前还和爸爸抱怨:“我都感冒了,你还让我去!”

不过说来也好笑,外婆的思想很快因为一条爆炸性新闻发生了转变:体育成绩纳入高考。

一看体育和升学相关,老人家就慌了,想着“皮划艇起码也是个锻炼体力的运动吧,总归对体能考试有点帮助”。从此外婆一反常态,从反对学皮划艇变成了最鼓励的那一个,搞得孩子也懵了。

这时候第二个头大的问题出现了——上了一段时间课,可孩子不感兴趣。

儿子身上有一股懒洋洋的气质,试过带他打篮球、游泳、爬山他都兴趣索然,这次的皮划艇也不例外。宁可宅在家里玩 ipad,也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出门。我们只好采取最粗暴的办法——利诱,只要去了就满足他一个买玩具的愿望。但是我们心里也知道,这是个又笨又偷懒的办法。最根本的,还是要找到娃不想去练习的真正原因。

在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们伤心的发现,孩子并没有什么运动天赋。这大概才是他没有兴趣的内在原因,因为刚开始划得不好,很少得到正反馈,加上老人家之前也给他灌输过一些划船太累的观点,所以就产生了懈怠。

我们此时纠结起来,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逼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了。但是这时候放弃又不甘心,怕以后会责怪自己不够有毅力,给孩子造成轻言放弃的不良示范。

同时我也在想,让孩子学习皮划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从来没想过让娃成为职业运动员,对他的专业度、竞技水平也没有任何要求。

对于爸爸来说,他的目的很简单,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他喜欢且擅长的事,很幸福;而我呢,认为一项户外运动可以培养娃坚毅的品格,也许还能让内向的娃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么一想,我们决定还是再坚持一下下,看看娃会不会对这项运动有所改观。

别的小朋友都比他划得好,他不愿下水。那我们就陪他一起下水。别的家长都在岸上观看,我们厚着脸皮一个一条艇,和他一起出发,护送他来到教练身边。

好在教练对娃还是比较关注的。对孩子一开始不尽如人意的表现,都是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教练都会在群里表扬。

我们把教练 的点评念给孩子听,能看得出来他很受用。

获得了一些自信后,他变得很愿意帮助别人,谁的桨掉水里他帮忙捡起来了,谁撞到岸上他帮忙调转方向了,都成了让他得意的事。


0 4

反正一个学期也就这么坚持下来了。不管是出大太阳还是下毛毛小雨,我们风雨无阻。周末我们也再没赖床,每次七点多起来就往文体中心赶。

孩子的皮肤也晒黑了。以前是温室花朵、深度宅男,被日晒雨淋之后竟也生出一些野生气息。

娃还养成了每天运动的习惯。

每周教练都会布置简单的回家作业。基本上是抬腿练习、开合跳、敏捷练习等。难度不高、体力消耗也不大,但是每天能这样动一动,在群里打个卡也蛮好的。

如果不和别人比的话,娃的进步还是很可观的。

现在的他会自己上艇了

上下艇是比较难、也是翻船概率很高的动作。曾经的娃完全不敢独自上船,教练软磨硬泡好久,还不愿意下水。某一天不知怎的突然开了窍,自己主动在协助下上了艇,连教练都觉得难以置信。大概是量变产生了质变吧。

现在他已经可以在大山大河中独自划行了

当初我们带娃在文体中心的小河里划,以为那就是“皮划艇的世界”。直到后来第一次参加比赛,在西山漾湖泊和群山里,娃一个人独自划完一整条路线,才仿佛打开了世界的边界。原来,孩子可以不用我们陪着,一个人也可以划得很稳、很远、很坦然。

现在他会和小朋友合作互动了

一开始娃觉得自己技不如人,都是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和大家熟悉了以后,孩子学会了和小朋友合作,甚至去帮助新来的小朋友,在和别人的互动中,孩子找到了自己价值感。

班里偶尔还会组织家庭亲子赛。一般是家长带着孩子,两人一条船竞速。这气氛和学校的运动会比可一点不输。那次爸爸带儿子参加百米双人竞赛拿了第一,让儿子自信心增加了不少(虽然没啥他的功劳)。

我们特别期待这样的活动,因为平时很少会有以家庭为单位举办的比赛,孩子既能感受竞技运动的魅力,也能和家人亲密合作,一家三口冲着同一个目标去拼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其实报班之后最让我触动的,不是孩子的技能提升,而是这种非常珍贵的亲子时光。平日里大人都是手机不离手,孩子的生活也被 ipad 占据。只有皮划艇运动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全家都放下电子设备,全身心投入其中。

那天我们三人一起划到了西溪湿地附近。水域开阔,两边是刚发出绿芽的树木,旁边是零零星星的垂钓者,我们尽量安静的划过水面,却依然惊起一众飞鸟。

孩子抬头看天,追随飞鸟略过的轨迹,我看着孩子,桨追随孩子划过的痕迹。我早已忘记自己身处城市,那些喧嚣短暂的离我们而去,眼里只有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呢?🍃

不管以后孩子是否继续选择这项运动,这种和家人在一起的记忆,一定会复刻在我们心中,历久弥新。

你家给娃报了什么特别的兴趣班?可以到评论区聊聊哦~

喜欢今天的文章,就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