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及民国时期,中国国立大学分阶段统计……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之前,全国共设35个省,12个院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海南),一个地方(西藏,不含蒙古地方)。国立大学有32所(未统计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和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两所大学)。其中上海有4所国立大学,数量最多;北京3所;江苏、浙江、天津各有2所;其余19个地区各有一所。


【清末】(~1911年)

1、1898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


【民国前期】(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

1、1912年,国立北京大学,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

2、1914年,国立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

3、1918年,国立山西大学(1931年更名为山西大学)

4、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

5、1923年,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国立北京法政大学;1924年,北京医科大学校、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25年,北京女子大学、北京艺术专门学校

6、1923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4年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今武汉大学)

7、1923年8月,国立西北大学(1927年改组撤销,后改为中学)

8、1924年,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

9、1926年,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国立成都大学(今四川大学)

10、1927年7月,国立京师大学校(由国立北京大学等北平国立9校组成)


【民国中期】(国民政府1926-1936年)

1、1926年8月,国立中山大学

2、1926年冬,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11月,更名为国立第二中山大学;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3、1927年3月,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更名为江苏大学;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4、1927年5月,国立劳动大学(1931年解散)

5、1927年8月,国立同济大学

6、1927年8月,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4月,更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7、1927年9月,国立暨南大学

8、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

9、1928年,国立青岛大学(1931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

10、1928年7月,国立中华大学(由国立京师大学校改名);1928年9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

11、1929年8月,国立北京大学复名

12、1929年8月,国立北洋工学院复名(今天津大学)

13、1929年8月,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复名(今北京师范大学)

14、1931年,国立四川大学


【民国后期】(国民政府1937-1949年)

15、1937年5月,国立东北大学(5月开封,6月迁西安)

16、1937年7月,国立湖南大学(省立改国立)

17、1937年7月,国立厦门大学(私立改国立)

18、1937年7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1937年8月,国立交通大学(铁道部划归教育部)(1942年设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和贵州分校,1946年分设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20、1937年9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月,改组分设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21、1938年7月,国立云南大学

22、1939年,国立广西大学(桂林)

23、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今南昌大学)

24、1942年1月,国立复旦大学(私立改国立)

25、1942年,国立河南大学(省立改国立)(1927年6月,冯玉祥等人未经国民政府批准,自行将中州大学等三校合并组建为所谓的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即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不到一个月就被取消终止,1927年7月更名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1930年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1942年更名为国立河南大学。 )

26、1942年,国立贵州大学

27、1942年,国立重庆大学

28、1943年4月,国立山西大学

29、1943年,国立英士大学(浙江)(省立改国立)(1950年撤销)

30、1945年,国立台湾大学(接管)

31、1946年,国立安徽大学(省立改国立)

32、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

33、1946年,国立政治大学(南京)

34、1946年,国立北洋大学(天津复校)

35、1946年10月,国立南开大学(私立改国立)

36、1946年10月,国立长春大学(接管)


——【说明】——

清末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之后,此前曾经短暂有“大学堂”称呼的学校,大多都降格为“高等学堂”。从此直至清朝灭亡,全国仅有三所公立大学,即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和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

清末并无“国立大学”的称呼,但只有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直隶于中央,经费源自中央财政,且校长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而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则分别由直隶总督和山西巡抚主管,经费也分别源自地方财政。例如,早期北洋大学堂的校长由直隶总督任免(清末北洋大学堂校长均由天津海关道台兼任,无一例外),文凭由直隶总督颁发,经费也是源自天津海关道。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开始出现“国立”称呼。最早的是国立北京大学(1912年),然后是国立北洋大学(1914年),国立山西大学(1918年)和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但直到1920年代,除北大外的其余国立大学经费仍然主要源自地方财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山西大学1931年又被国民政府降为省立。

综上,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是北京大学(1898年),其次天津大学(1914年),再次山西大学(1918年)和南京大学(19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