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研 | 杭州滨江区幼儿园开展主题背景下区域评价研修活动
智能化平台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滨江学前研究。

 
本学期,滨江区幼儿园“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研修进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在前期的基础上以评价为切入点,聚焦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评价展开研磨。白金海岸学前教育集团本着提高园所办园质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出发点,积极参与,围绕研修主题自2021年春,以项目活动为路径,以区域观察评价为引领,经过一轮质量评估的深入研讨,二轮专家培训的高位引领,三轮开放学习的实战研修,我们在走一条从看见孩子到看懂孩子的研修之路。请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白金人的研修探索之旅吧!

质量评估,区域评价盘方向


3月18日,由滨江区教育局组织的“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评价”质量评估活动在我园开展。

评估现场,各位专家、教师在静态+动态的观摩中了解各班区域环境创设、材料思考、幼儿支持、教师指导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而在研讨环节挖掘各班特色、查找各班问题,并根据区域活动评价的相关指标对各班提出修善意见及建议,进一步助力我园“区域活动评价”的研修。


专家引领,一线教师不跑偏


4月8日,以“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为主题的线上培训由李娟博士主讲《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解读》,各园区积极收看直播,以期达到“专家高位引领,一线教师不跑偏”的目的。

直播中,李娟博士以具体游戏视频为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观察与分析儿童游戏行为的基本方法,简单明了地告诉一线教师,观察时要抓儿童的关键行为,再以相关量表指标为参考,明确核心观察点,进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针对性的评价和支持策略。

此外,杜丽娟老师和孙丽丽博士也多次来园指导,通过一系列专题讲座、一对一梳理项目思路、走班研讨项目化区域评价等方式,与教师们答疑解惑、同频探讨。

专家的高位引领,为我园“区域活动评价”研修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亦为提升我园教师观察及评价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开放研修,共研共进共成长


4月27、28日两天,滨江区学前教育教研员董英姿老师和数位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带领滨江区上百位14以上年教龄和1-3年教龄的教师分别走进白金总园和春江分园,共赴一场“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评价”的研修盛会,白金全体教师与各位大咖和同仁们共同研讨、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走进区域,静态观摩


静态区域观摩好似“展品发布会”,教师们架着手机、夹着纸笔记录着各班的环境创设、课程地图、项目行进图、项目问题板、区域材料投放、Lapbook中幼儿物品收集等情况,现场不时有交流和讨论,不论是点头赞扬还是皱眉疑惑,这都是一次学习的发生、一场思维的碰撞,点头于观摩教师而言可能是一次视角创新,皱眉于白金而言可能是一个新的生长点。

环境向你诉说


材料与你对话


聚焦幼儿,动态观摩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于幼儿而言有着独特价值,故教师们十分重视幼儿常态化的区域游戏。带着观察目标和评价任务,观摩教师变身隐形人,定班定点观察幼儿区域游戏,记录幼儿专注性、问题解决以及其他学习品质的发展情况。让我们跟随孩子的脚步,一起来看看游戏现场吧!

专注游戏时的孩子


探讨疑惑时的孩子


解决问题时的孩子


向客人售卖明信片时的孩子


讨论并反思时的孩子


项目分享,聆听学习


白金海岸学前教育集团保教主任柴吴科、春江时代分园园区主任洪瑰围绕项目化区域推进和区域中观察评价两个核心板块,就主题研修历程进行了介绍。

项目化背景下班级区域如何推进?

首先,打破一日活动的常规流程。项目活动时长不固定,当孩子们埋头于今天的问题探索时,要因为区域时间到了而叫停么?孩子们的专注使得一日活动的常规流程必须被打破,项目的进度应追随孩子的步调,而不应局限于某一个单元时间。

其次,鼓励多种区域活动样态存在。鼓励让区域追随孩子、追随项目,故而项目会带动所有区域联动式的游戏,如白金中一班的项目“三打白骨精”,从脸谱主题出发,孩子们迸发出了演一出戏的想法,在演什么、怎么演、道具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语言区、美工区、表演区被一个一个地随之带动行进。


档案袋评价明确了教师和幼儿同为评价的主体,幼儿通过对于档案的收集、解释、反思来进行自我评价,而教师在结合幼儿收集的物品和对于幼儿的系统化记录来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明晰其最近发展区。

评价内容包括三大类:幼儿物品的搜集、学习的反思讨论和系统化的记录。

幼儿物品的搜集——Lapbook:让幼儿的成长看得见,不仅要让老师、家长看得见,更要让孩子自己看得见,因此我们特别设计了lapbook作为幼儿物品收集的专用小书。小书里包含我的宝贝、我的作品、我的探索、我的问题等部分。

大一班施雯老师和大二班汪可儿老师就lapbook的理念、板块设计以及在项目过程中如何支持项目化区域评价的开展和深入做了重点介绍。这样基于儿童视角设计的档案收纳载体赢得了孩子的喜爱、家长的认可,也赢得了参训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学习的反思讨论——每日区域分享环节:教师有计划地选择部分幼儿,与之共同分享今天准备放进档案袋中的物品,说说今天的问题或收获,并引发进一步思考,每天轮流,一周完成与所有幼儿的反思讨论。在反思和讨论中,老师得以听见、看见每一个孩子。

熊威老师和吕锦涛老师重点展示了档案袋评价中的学习讨论会。两位老师以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结合本班项目化区域游戏,通过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梳理在区域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并聚焦重点问题:怎么让桥稳固?明信片看不懂怎么办?进行进一步的策略讨论,助推其项目地深入开展和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螺旋上升。


吕锦涛老师


熊威老师

系统化记录——智能化平台:系统化的记录聚焦于幼儿在项目化区域游戏中的观察评价和轶事记录,并借助智能化平台,帮助教师及时观察以及即时评价孩子在项目中的点滴变化与成长,进而助推孩子更进一步的发展。精准且即时的评价才能高效助推孩子的进一步发展,这才是真正地看得懂孩子。

* 由幼师口袋慧园通评价系统提供技术平台支持

可实际问题是评价指标维度、层次繁多,在区域互动中观察到某一行为表现后能否有一个评价已经在你脑海中快速完成?精准且即时的评价该如何练得?答案是每周的年段项目例会。来看看白金中班段的项目例会分享吧,老师们以游戏视频观察分析的方式来磨练自己对指标的内化。


现场研讨,思维碰撞


现场研讨围绕区域观察表和观察检核表这两个表格的使用展开讨论,大家带着思考碰撞,带着实践交流。各研讨小组派代表阐述组员们的观点,一时引发多方思考和探讨。

其中有认同:表格记录方便;表格中的评价主题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形式多样化;对教师的评价有引导价值;还可以进行家园互动等等。

有疑惑:维度是否笼统;是否可再增加典型行为解读;对于孩子的行为如果没有出现在指标中该如何判断;区域联动该如何进行等等。

亦有建议:老师可以多放手,给孩子发现问题的机会;让幼儿尝试分工合作等等。


除此之外,诸位专家也对此次区域评价研修活动进行了点评和肯定。

杜丽娟老师:


评价形式还需要不断完善,即需要处理好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关系。 评价量表只是一份指南,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我们应当以此作为孩子发展的指引方向,而不是将其作为判定孩子划分等级的工具。 评价不是给孩子下结论,而是在陪伴中看见儿童的成长。


孙丽丽博士:


评价的目的不是判断孩子的水平,而是判断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评价让老师读懂孩子,让老师做有准备的老师,以支持孩子的进 一步发展。


董英姿老师:


建议老师们多研读评价工具书,了解评价儿童发展的各方面核心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关键经验指标,并逐渐熟悉和内化,以便科学准确地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从而有效支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高保教质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一次次的研修中,教师们不断吸收不断思考,期望对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观察与评价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与实践。此次研修虽暂告一段落,但我们的学习不会停止,我们将继续立足儿童发展,解读儿童行为,使用科学评价方法,更加从容有效地支持幼儿成长。

鸣谢:公众号滨江学前研究。可点击上方公众号卡片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幼教资源

想看还可以【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