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你越爱孩子,他越想逃离你?真相扎心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贵州安顺一名8岁女孩,因为作业没做完导致开学没报上名,害怕被爸爸责骂而离家出走,被警察找回送回家。


她的爸爸是一名外卖送餐员,和妻子离婚的他独自带着小女儿生活。


看到被警察送回来的孩子,他心寒的对女儿喊出:“我凌晨三点都还在送餐,整个公司没有谁有你爹这么苦,我的钱是熬更守夜赚的,就想让你们好过点。”


父亲痛心疾首的指责女儿,在场的民警都觉得这个爸爸真心不容易。可是他的女儿,却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看着爸爸。


最后这名父亲甚至放出狠话:这是最后一次了,以后你如果还跑出去,就不要再回来。


一句“我熬夜送餐到凌晨三点,现在公司谁比你爹更苦”,就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内疚感。而“下次再这样你就不要再回来”,则是用抛弃来增加孩子的恐惧心


本该就事论事解决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和离家出走的问题,最后却变成一场上升到道德高度的情感绑架,让孩子背负愧疚沉重前行



01

情感绑架,常披着“父母之爱”的外衣


微博上曾有个小调查,“你的父母曾经打着爱的名号,对你说过哪些印象深刻的话?”


网友纷纷举手留言,高赞的几条,甚至被归出了类型:


引起负罪感:我要不是为你了!我早就……

激发内疚感:妈妈为了你把工作都辞了,为什么你还是考不到前三名?

增加恐惧感:你要是报这个专业,就别认我们做父母!


最近很多新闻,爆出一种隐性暴力叫做“精神控制”,但实际上在我们的家庭中,也隐藏着这种“以爱之名”所存在的情感绑架。


父母爱子心切,往往用强烈的付出感浇灌出沉甸甸的爱,但这种沉重感,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甚至不顾一切的想要逃离。


近期的奇葩说有个辩题,叫“毕业后过得很拮据,父母愿意让我啃老,该‘啃’吗?。辩手储殷在陈述反方观点时,提到中国式家庭的情感关系,充满了“悲情与牺牲”。



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嘴上说着要独立再独立,但是提到父母,总会产生一种愧疚感。


为什么想到母亲温柔的抚摸,父亲如山的保护,不是温暖轻松,而是一种“我必须对父母好,不然我就不孝顺”的义务性情感呢?


因为父母在倾情付出时,无意中却成为孩子情感的绑架者。更关键的是,父母自己还不自知。


02

无能为力的父母,才会绑架更弱小的孩子


很多时候,父母会吐苦水:我这么爱孩子,省吃俭用供着他,就是期望孩子能超过我们,别再吃我们吃过的苦。


可是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这孩子自己还是不争气,打也不是骂也不是,你要我们怎么办?


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是做父母的,总是把问题的焦点放在孩子身上,可曾考虑过自己?


有的父母亲,像那个外卖小哥一样,对着孩子哭诉怒骂,说“我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你。”


其实,为了孩子,你不会觉得苦。是对家庭的牺牲感,才让你如此痛苦。连日里加班起早贪黑,你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家,不仅得不到安慰,还要看见孩子不肯做作业、考试不及格、甚至还顶嘴要闹离家出走。


家庭关系,变成了一种需要时刻努力付出才能维持债务式关系。


父母们潜意识带着“牺牲”精神来照顾孩子,而积压的情绪当然需要一个出口,而情感绑架最需要的傀儡就是“愧疚感”。


所以,弱小的孩子,就成了靶子。


还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无能为力投射到孩子身上,用期望来绑架孩子的行为。比如我自己,最近常对孩子发火,因为他不愿意写作业,还经常歇斯底里地嚎叫和崩溃大哭。


我每天工作辛苦,晚上吃完饭碗都顾不上洗还要辅导他写作业到十点,于是也终于失控大吼:要不是因为你,妈妈何至于这么累?


老公看不下去了,拖着我到一边说:你能做到一边工作,一边坚持运动健身,并且两件事都做好吗?


我揉搓着疲惫的面庞回答:在目前的工作强度下,别说坚持健身,我连散散步都做不到。


他叹息道:孩子每天下午要练足球,晚上还要赶作业,其实他小小的身体,也已经很疲惫了。你也做不到工作和运动两头兼顾,又如何要求孩子运动和学习日日都做好呢?


我突然说不出话来。


看到磨蹭厌学崩溃大哭的孩子,仿佛就看到对生活亦无法平衡控制的我自己。于是我把对无法控制生活的无力感,把对自己能力不足的痛恨感,转而发泄在了孩子身上。


有研究表明,人们会通过让自己或身边亲近的人来实现自己设立的目标,以满足自己对生活与环境的掌控感。


而身边最好控制与绑架的,当然还是我们最弱小的孩子。

03

强大的父母,会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一直关注一个知名女性博主,她年纪轻轻独立创业年盈利数百万,自己打理公众号坚持日更,同时还创立了自己专属的服饰品牌。


她曾感叹自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不会按照父母的期望亦步亦趋。

读书时,母亲曾和她说:

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你一天都不愿意工作,我们也可以保障你这辈子基本的生活。

但是你想要的限量名牌包、豪车、甚至环游世界,我没有这个义务提供给你。

你想要的一切基本生活以外的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创造。

我们对于晚年生活的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并不需要你养老。

你所有努力成果的受益人都是你自己。


从那时候开始,她明白父母对她的爱,是一种落到底处的承托(不管怎样有我们在)。但她亦明白,父母只能陪自己走一段路,最终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你努力幸福的是你自己)。


于是她有主见,更有决心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没有被“父母之爱”所压迫捆绑,就不会被“内疚感”所束缚手脚,从而能自由而独立的成长。


《无声告白》的扉页上写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不能让自己如海如山般深沉厚重的情感,成为束缚孩子成长的枷锁。


父母足够强大,才不会让孩子成为自己未尽愿望的代偿品。


父母足够强大,才能做到孩子成为台上举杯的人,或是路边鼓掌的人,都一样接纳他。


父母能给与孩子无条件的爱,是一厢情愿的深切关注,但只有付出,却不在意回报;是小心翼翼而安静的守候,却无所畏惧,无论如何,都会执着地进行下去。


父母最强大的,就是学会用恰到好处的爱,来庆祝与孩子相遇,得体与孩子分离。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7岁女孩走丢淡定找回父母:

上再多的兴趣班,都不及培养这项能力重要


▲涂磊调皮、汪小菲霸气护妻:

这四种好爸爸,是女儿抽到的上上签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18616711561(电话同微信)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